当前位置: 中国义乌网>义乌网络安全综合治理平台>E路清朗>净网行动 正文

净网—2025 | 警惕!网络背后的“赃物陷阱”

来源: 山西网警 发布时间: 2025-10-15 15:36:56

 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,传统犯罪向网络蔓延。其中,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案件在网络环境中不时发生,给个人、企业乃至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。今天,就让我们通过一个真实案例,来了解这类案件的严重性,提高防范意识。

  今年开展“净网2025”专项工作以来,某地警方破获了一起利用网络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的案件。犯罪团伙利用网络平台,以超低价售卖热门电子产品为诱饵,吸引了众多明知为非法手段获取的赃物,仍贪图利益的网民。这些所谓的“低价商品”,实则是通过盗窃、诈骗等犯罪手段获取的赃物。犯罪团伙在交易过程中,为规避打击,明确要求买家避开正规平台交易,采用私下转账的方式付款。经查,买家明知为非法手段获取的赃物,仍因贪图小利,选择与对方进行线上交易,最终不仅钱财两空,还因涉嫌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被警方调查。

  从案例可以看出,网络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案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。犯罪分子设置重重陷阱,他们借助网络的便捷性,迅速转移犯罪所得,增加了警方追踪和打击的难度。对于普通网民来说,在明知为违法所得的情况下而贪图利益,不仅可能面临财产损失,还会触犯法律,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。

  法律依据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:

 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、转移、收购、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、隐瞒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
相关阅读

网站简介   |   义乌宣传片   |   版权声明   |   广告刊登   |   诚聘英才   |   技术支持   |   联系我们
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:057185516611 Copyright ©  www.zgyww.cn  All Rights Reserved    批准文号:浙网信办[2015]12号   浙ICP备15020224号-1 中国义乌网  版权所有